答:人的求生本能促使人一般总想向室外跑,这对低层的、结构简单的建筑物还可以,但对高层的、结构复杂的建筑物来讲,这种想法是不太现实的,因为身处较高楼层或比较复杂结构的环境中,人们跑到室外需要较长时间,所以会怠误逃生的时机。逃生时并非跑得越快越好,而必须视火势与浓烟大小决定。火势蔓延较慢,浓烟不多时,可以迅速逃离火海;火势不大但烟却多时,则不应快跑,应弯身猫腰,压低姿势,尽量接近地面或角落,慢慢移离火源。因为空气稀少处,快速行动会加快呼吸,增加空气的需要量,从而吸入毒气。
2022-06-02答:身处险境,切勿绝望,要主动与外界联系,以便及早获救。如房内有、对讲机、手机,要及时报警,如没有这些通讯设备,白天可以挥动色彩鲜艳的旗子或衣物、向外投掷物品,夜间可摇晃手电筒等向外报警求援。在被烟气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时,应努力滚到墙边或门边,便于消防人员寻找、营救。此外,滚到墙边也可防止房屋结构塌落砸伤自己。
2022-06-02答:当位于下面的房间起火,火焰从窗口蹿出往上蔓延的火势,当房门、楼梯或过道被浓烟烈火封锁,人被围困在房间里无法逃生时,人们只要攀缘阳台边的落水管就有望脱离险境。如果距邻居的阳台较近,可借助木板或竹竿等逃往邻居的阳台。能找到结实的绳索时,将绳系牢在阳台上,还可顺绳而下;即使自己无法逃生,躲避到阳台上的人,也可赢得一些时间来等待消防人员的救援。
2022-06-02答:正当建筑物被烈火吞噬或浓烟弥漫时,有些人为寻找家人或抢救财产,就从刚刚疏散出来的建筑物内,试图“重返”室内,这是非常危险的。因为这样做可能会遇到新的危险,尤其是在火灾的发展阶段,当你重返建筑物时,也许正遇上可燃物发生“轰燃”现象,即大火充满整个空间,而这时再次逃生的希望很小。即使在火灾被扑灭之后,重返建筑物也应慎重,尤其当还有烟气存在时,因为这时火场的温度仍很高,如果有风吹,还会发生“死灰”复燃的现象,仍会遇上危险而难以逃生,所以,不要轻易“重返”建筑物。
2022-06-02答:火场上不能轻易乘坐普通电梯疏散的原因:一是发生火灾后,往往容易断电而造成电梯“卡壳”给救援工作带来难度,影响及时疏散。二是电梯直通楼房各层,火场上烟气涌入电梯通道极易造成“烟囱效应”,人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死亡。
2022-06-02答: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避难处所。如到室外阳台、楼房平顶等待救援;选择火势、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关好门、窗,堵塞间隙,房间如有水源,要立即将门、窗和各种可燃物浇湿,以阻止或减缓火势和烟雾的蔓延时间。无论白天或晚上,被困者都应大声呼救,不断发出各种呼救信号,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,帮助自己脱离困境。
2022-06-02答:发生火灾时,如无法利用疏散通道和自制器材都无法逃生,可利用排水管,房屋内外的突出部分和各种门、窗以及建筑物的避雷网(线)进行逃生,或转移到安全区域再寻找机会逃生,这种逃生方法利用时,要大胆又要细心,特别是老、弱、病、妇、幼等人员,切不可盲目行事,否则容易发生伤亡。
2022-06-02答:发生火灾后,可利用逃生的物资是比较多的。如:毛巾、口罩浸湿后可制成防烟工具捂住口、鼻,利用绳索、布匹、床单、地毯、窗帘来开辟逃生通道;如果商场(集贸市场)还经营五金等商品,还可以利用各种机用皮带、消防水带、电缆线开辟逃生通道。
2022-06-02答;跳楼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应急措施。跳楼时应先往地面上扔些被子、床垫等物,然后穿上棉衣裤,以起到缓冲作用。另外,跳的方法也要注意,先用手拉住窗台底部,身体下垂,自然落下,这样做常常是双脚着地,安全得多。如果楼层很高,则不能跳楼,可以采用其他办法脱离险境。
2022-06-02答:大火扑来时,尽快脱离火境是上策。但是,首先需要的是镇静,要明确自己所在的楼层,观察分析周围的火情。明确楼梯和楼门的位置和走向。千万不要盲目开窗开门,不要盲目乱跑、跳楼。在冲过着火地带过程中,如果火势尚不太猛,可以穿上浸湿的不易燃烧的衣服或裹上浸湿的毯子,地面上如有火焰,可以穿上灌水雨鞋。要迅速果断,不要吸气,以免被浓烟熏呛窒息,有条件的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。如果楼梯已被隔断,可以用绳索系在窗棂或其它固定物上,顺绳慢慢下滑,要浸湿绳子,选择没有火的方向,防止在下滑过程中绳子被烧断。如建筑物上有铸铁水管的,也可以沿着水管下楼,但要注意下面的铸铁管道是否已被火焰烧烤,以免因管道烫手而坠楼身亡。
2022-06-02